实验设计指南 > 确定性筛选设计 > 确定性筛选设计的更多示例 > 确定性筛选设计与部分析因设计相比较的示例
发布日期: 09/18/2023

确定性筛选设计与部分析因设计相比较的示例

本例将确定性筛选设计与部分析因设计加以比较。假定您挑选的是传统筛选设计而不是确定性筛选设计的示例中的确定性筛选设计。本例在混杂方面对两个设计进行比较。

1. 选择实验设计 > 经典 > 两水平筛选 > 筛选设计

2. 双击“响应名称”下的 Y,然后键入产量

3. 选择帮助 > 样本数据文件夹,然后打开 Design Experiment/Extraction Factors.jmp

4. 点击“筛选设计”旁边的红色小三角并选择加载因子

因子名称和范围将添加到“因子”部分。

5. 点击继续

6. 选择从部分析因设计列表中选择

7. 点击继续

可能的设计显示在“设计列表”中。

图 8.11 针对六个连续因子的筛选设计列表 

Screening Design List for Six Continuous Factors

8. 选择不含区组的 16 次试验的部分析因设计,该设计在图 8.11 中突出显示。

9. 点击继续

10. 打开显示和修改设计 > 效应别名部分。

图 8.12 针对部分析因设计的效应别名 

Aliasing of Effects for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

16 次试验的部分析因设计的“效应别名”部分显示:每个双因子交互作用都与其他至少一个双因子交互作用混杂。在这一部分析因设计中,乙醇*时间交互作用与甲醇*pH 混杂。要确定哪个交互作用活跃,您需要运行额外试验。若以不同顺序输入因子,乙醇*时间交互作用则可能与另外两个双因子交互作用存在别名关系。

确定性筛选设计的示例一节中,您构造了包含 17 次试验的确定性筛选设计。该 DSD 的相关性色图(图 8.4)显示:没有任何双因子交互作用与任何其他双因子交互作用混杂。对于部分析因设计,有七个双因子交互作用混杂实例。若您怀疑有活跃的双因子效应,则 DSD 是较好的选择。

您可以使用“比较设计”平台(实验设计 > 设计诊断 > 比较设计)对两个设计执行更全面的比较。请参见“比较设计”

需要更多信息?有问题?从 JMP 用户社区得到解答 (community.jmp.com).